首页 >> 档海拾贝 >> 正文

书稿档案管理应与时俱进

[日期:2018-07-09]   来源:   作者:   阅读:[字体: ]

  核心阅读
  “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已成为出版社书稿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传统的书稿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在未来,传统管理模式与新型管理模式必将产生碰撞和冲突,当然这种碰撞会产生进步的火花。开拓信息化、数据化书稿档案管理模式将是现代档案工作者为之努力的主要方向。

  大多数读者对种类丰富的图书比较熟悉,对出版社的书稿档案却了解不多。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书稿档案,以及书稿档案在出版社的出版流程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书稿档案是出版社在图书出版过程中所形成的,按照一定的规律收集、整理、保存起来的文字、图表、声音、图像等以备查考的历史记录,是国家档案的组成部分。书稿档案的内容范围大,形式多样化,并且种类不一。
  图书是社会文化的重要传播载体,因此,做好书稿档案管理工作,对出版事业具有重要意义。书稿档案记录着图书编辑出版过程,它是考查编辑能力的主要依据,为出版社的经济核算提供依据,为出版社责任落实提供保证。同时,书稿档案是国家档案的一部分,有些书稿档案甚至还是珍贵的国家档案,具有历史保存价值。
  书稿档案是出版工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加强对书稿档案的管理对出版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提高书稿档案的管理水平,是书稿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有关部门曾于1981年发布了《出版社书稿档案工作暂行规定》,1992年又印发了《出版社书稿档案管理办法》。数字经济时代,出版社的书稿档案管理应当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适应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使书稿档案工作跟上时代的步伐。
  当前出版业内的书稿档案管理工作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其一,对书稿档案的重视度不高。有些从业者认为,书稿档案的管理与出版社经济效益没有直接关联,因此忽视其重要性。其二,依旧以传统的管理模式为主,无法紧跟新时代的节奏。有的出版社的书稿档案管理办法依然和10年前甚至20年前一样,没有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更新发展。其三,需要人力、物力的大量投入。如前所述,书稿档案范围大、种类繁多,所以整理书稿档案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传统的管理以纸质书稿档案为主,占用大面积库房,使得寸土寸金的办公用房更为紧张。
  这些书稿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值得深思,当前书稿档案管理面对的新环境,是科技的迅猛发展和深层次的社会变革。出版业面临着的是一个国际化市场、多元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的数字经济时代,这些转型与变革给出版社书稿档案管理带来很大的冲击,传统的书稿档案管理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这个时代的更新,在未来,传统管理模式与新型管理模式必将产生碰撞和冲突,当然这种碰撞会产生进步的火花。
  那么,在“互联网+”时代下的书稿档案管理模式究竟会往什么方向发展?新型的档案管理又该如何应用呢?笔者认为,未来的书稿档案管理模式应该是信息化、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合为一体的模式,具体表现为:
  书稿档案管理对象的改变。传统的书稿档案管理以纸质载体形式为主,未来的管理模式应以多媒体信息化对象为主,即可存储于电脑中,具有图片、文字、声音的信息载体。无纸化档案管理是未来的趋势。
  书稿档案管理的体制改革。未来的书稿档案管理应存在一套计算机管理的管理体制,实现计算机现代化管理,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与现代化管理深度融合。
  设立书稿档案管理的链接。利用出版社的局域网平台,完善书稿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与查全率、查准率和查询进度、检索范围、准确度等,并且通过互联网实现书稿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加强书稿档案管理的网络安全。网络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带来便捷,也能带来危害,在“互联网+”时代,尤其要做好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加密、系统访问控制权等。
  采用书稿档案数据库管理。采取全文数据库搜索和目录数据库搜索模式,对书稿档案管理进行数据化管理。
  数字经济时代已经到来,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理当熟练应用于书稿档案管理工作中,开拓信息化、数据化书稿档案管理模式将是现代档案工作者为之努力的重要方向,以推动书稿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发展。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出版社)

    (转自2018年7月5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第4版探索版 作者:余彦萍)

分类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