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档海拾贝 >> 正文

回首50年——我们在大西北的燃情岁月

[日期:2014-05-22]   来源:   作者:   阅读:[字体: ]
学校百年校庆之际,退休老教师罗允尧老师向学校捐赠了一批珍贵校史资料,其中有一份2003年12月28日的《宁波晚报》。该报第4版“人生”刊登题为:“回首50年——我们在大西北的燃情岁月”的长篇报道。介绍我校一批1953年毕业的校友,他(她)们响应祖国的号召,以青春的热血和满腔的激情,告别家乡宁波,投身新中国建设开发大西北的伟大事业。他(她)们在西北用智慧和汗水,甚至生命谱写了一曲无怨无悔的人生壮歌。读来令人肃然起敬,我们为学校培养了如此杰出的学生而倍感自豪和骄傲。——本频道编辑
“投身大西北,建设大西北!”这句熟悉的口号,早在新中国成立时就已响起。50年前,一批风华正茂的宁波青年,在完成三年的学业后,毅然汇入西进的队伍,把他们人生最精彩的部分留给了西北黄土坡、戈壁滩……也正是这些难忘的经历,又把他们的人生紧紧地扣在一起。这些文字,不仅是对这个平凡群体的人生记录,也是对这些难忘岁月的纪念——
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1953年,郑德銂还只有18岁。在完成三年的中专会计学专业后,他和全班38名同学一道,奔赴祖国大西北工作。
那个年代,中专生是宁波所能培养出的最高级人才。郑德銂就读的宁波市财经学校(2000年3月,与嘉兴高等专科学校合并为嘉兴学院),则是当时宁波仅有的两所中专学校之一。以现在的眼光,这38名青年留在宁波也是香饽饽,更何况国家正在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百废俱兴正需要人才。
“祖国要我去哪里,哪里就是我的岗位!”71岁的赵大勤忆起毕业时同学们喊出的口号,依然激动不已。在他们看来,大西北更需要知识去灌溉。而作为学校在新中国培养出的第一批毕业生,他们觉得,把所学的用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是实现人生价值最好的方式,也是回报祖国的最好方式。
没有思前想后的顾虑,有的是只争朝夕的激情,那个单纯年代体现出来的品质,总让过来人自豪不已。对现在不少人来说,这却是一种难以体味的情愫。
1953年8月3日下午,轮船码头。38名同学同乘一船,向岸边抹泪送行的亲人、老师和同学挥手告别。第一次出远门,同学们的行囊内最多的就是书。郑德銂说,他当时心里也很难过,但他没有让眼泪掉下来。
随后几十年的征程也证明:这批从宁波走出去的青年是坚强的,包括10多名女同学,他们融入了西北那片黄土地,在平凡的岗位默默奉献几十个春秋,有的还永远地长眠在那片黄土地上。
大西北平凡的岁月
来到西安,这些同窗三年的年轻人又面临着一次分离,他们分组派到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五省区。相对于跟家乡的离别,这次在异地的分离让他们无法再抑制住自己。
由于毕业学校隶属供销社系统,这38名毕业生也都分配在五省区的供销部门,吃苦耐劳的品行和扎实的学识迅速让他们进入工作角色。分在新疆库尔勒的姚秉年,从最基层的计账员做起,成为单位最年轻的科级干部。改革开放后,他成为当地旅游局的负责人,为库尔勒旅游资源开发倾注心血。在西安的潘玉成,也从记账员做到高级会计师,并当选陕西省政协委员,成为全国农资领域的专家。在涉及到的省市单位中,这些宁波青年大多担当着重要工作。
1956年,周总理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从这年开始,其中陆续有人苦学考入高等学府深造。半个世纪以来,他们中已有多人成为教授、工程师、经济师等。他们中有上海交通大学的郑德连教授,是航天技术专家;华东政法大学的张贤钰教授,是婚姻法专家。还有更多的人,大学深造后继续留在西北散发着光和热。
“工作都是平凡的,几十年来,我们只是在本职岗位做好自己的事情。若一定要说贡献,那最多也只相当于大海里的一滴水。”通过电话,现在仍生活在西安的潘玉成先生向记者道出心语。
如今,大部分同学都到古稀之年,从各自的岗位上退了下来,有的叶落归根又回到故乡宁波。但是,他们的西部情却从未被割舍,他们的子女现也都成西北人,继续在西部的土地上工作着。
乡情亲情爱情
刚踏入社会,便身在离家乡千里之外的大西北,学会生活也是这些年轻人必须经历的。如果说同样的目标让他们一起来到大西北,那么乡情依恋和同学深情便是把他们毕业后仍紧紧维系在一起的纽带。
69岁的陈贤智还记得,同分在西安的三个女同学,每隔几天都会来帮男同学洗衣服、补衣服;想吃家乡口味的菜了,男的洗菜女的做饭。有时为这样一次小聚,城东的同学要走到城西,可谁也不会嫌远。
同在大西北,同学便是最亲的亲人。分在甘肃的楼娥林也还记得,宁夏有个同学生了病,她们得知后,从刚领到的27元工资中拿出一半,给那位同学汇去。每到过年时,不能回家团聚的她们就跟走亲戚一样,相互串门拜年。不同省份的同学平时也难碰面,书信就成了她们互致问候和鼓励的唯一方式,等到过年时相聚,总有种异乡见亲人的感动。老人们告诉记者,如今她们的子女也继承了父辈的友情,相互间也如亲人般地在交往。
在异乡的土地上,经乡情与亲情的拂煦,爱情也就很自然地发了芽。在一个早晨,记者在海曙公园找到了正在散步的陈俊道、潘政平夫妇,他们当年同被分到西安,在相互照顾中走到了一起。跟他们一样结成终身伴侣的,在这个班级里有11对。两位老人说:“可能有人觉得这是个奇迹,可若听过了我们的故事,他会明白这是人间真情。”
在采访中,老人讲的每一件事,粗听起来都是那么细小。但正是这样的小事,才真正触动人的心弦。老人眼中的泪花,分明也在讲述着他们对大西北的那份难以名状的深情。
心系家乡难忘西北情
身在大西北,也总有想家的时候。
2001年回到宁波的姚秉年老人说,在新疆工作苦中有乐,让他惦念不忘的就是老家宁波。工作后的几十年里,他几乎每10年才能回宁波一次,太多的想念只能寄托在纸和笔上。回来一次,他有目睹家乡变化的感慨,亦有对亲人逝去的感伤;把他一手拉扯大的祖母、叔叔、婶婶先后过世时,他都没能赶回来。
在采访几位老人时,他们的眼眶总在讲述往事中不知不觉地湿润了——除了对往事的感怀,也由他们对家乡、对亲人逝去的感触。也许有人想问,他们把青春都奉献在了大西北,现在想来,是否会有一丝的后悔?“我们从没后悔,我们为这辈子有在大西北工作奋斗的经历而自豪!”老人们会这样回答你。
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年单纯而有激情的青年,现都已年到七旬。他们中健在的,有17人已回到故乡宁波,还有近10人仍留在大西北那方热土。时代的变迁没有磨灭他们间的情感,反而像陈年佳酿愈浓愈香。
在世纪之交的2000年,这个特殊群体在相逢相识50年后重逢在宁波。当年的风华少年,到眼前都已是鬓角斑白,拥抱、哽咽、流泪……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地发生着。
今年,正值毕业北上刚好50年。对他们而言,这又是特殊意义的一年。在金秋时节,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同学又相约聚到宁波。谁也不想错过这次聚会……
广仁街44号,这是母校的校址。老人们相约来到母校旧址,回忆50多年前在那的点点滴滴。学校已搬迁了,但让他们意外而兴奋的是,他们的教室现今还保存在那里。老人们说,这是个见证。
结语
1971年,由于组织调动工作,赵大勤离开了他工作了19年的甘肃兰州,回到故乡宁波,在一家银行工作;
1984年,陈俊道、潘政平夫妇在大西北度过31个春秋后,也回到了宁波;
……
2001年,姚秉年、卓爱华夫妇向他们生活了49年的新疆库尔勒告别,回到了宁波。
翻开他们的工作记录,在大西北最短的也有10多年,大部分都在30年以上。现今,纵使已回到宁波的老人,在与他们的交谈中,那种对西部难以割舍的情感仍会不由地流露。
陈俊道老人说:“这种情感,没有经历的人很难理解。”郑德銂老人说:“是共同建设西部的经历,让我们心更近,情更深了!”
(本报记者 余三军 通讯员 郑逸)
(转自罗允尧老师捐赠,现收藏在校档案馆的2003年12月28日《宁波晚报》)
分类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