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档海拾贝 >> 正文

请关注个人人事档案

[日期:2013-05-15]   来源:   作者:   阅读:[字体: ]

  别以为档案跟你没关系,不用的时候一文不值,要用的时候价值连城 退休、评职称、考公务员、因公出国,甚至带薪休假统统都跟档案有关
  你的人事档案,它还好吗?

  “档案还有用吗?”这几天,在我市某建筑公司工作的陈明和同事们一直在讨论这个话题。陈明2005年从龙岩某建筑学校毕业后,进了我市一家建筑公司工作。由于公司没提档案的事,陈明就将档案委托市人才交流中心保管,便再也没理它了。但是前段时间,公司派他到国外学习建筑设计,在政审这一关他因档案问题遇到了麻烦,最后出国的事情只好一拖再拖。
  “我身边有很多像我这样的人,要么不知道自己的档案在哪里,要么档案缺失内容。本来觉得档案没什么用的,要用起来了,真是要人命。”陈明说,自己的事情让久不关心档案的朋友们也跟着郁闷了一把。
  像陈明这样的档案烦恼还有哪些?档案还有些什么用?

  仅市本级就有5000份左右“死档”
  据嘉兴市人才交流中心人事代理部部长林琅介绍,市本级人才交流中心现保存档案4万余份,粗略统计,仅失去联系即欠费5年以上的,就有5000份左右。但是由于现在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多,市人才交流中心每年新增的档案越来越多,每年新增档案平均有四五千份。
  据了解,“死档”分为绝对“死档”和相对“死档”。绝对“死档”有两种情况:当事人死亡或者出国定居,但这部分比例较小。相对“死档”是指被“遗弃”5年以上的档案。这种档案,存档人长期不交纳费用或不完全理会档案,其中包括一部分自己持有档案者。但这类档案随时都有可能被“激活”,并不注定“沉睡”。
  “死档族”(指相对“死档”)主要有哪些?一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按有关规定,大学生毕业后档案可以在学校寄放两年,一些暂未找到单位的毕业生将档案留在学校后,便如黄鹤一去不复返。二是自费出国留学人员,这类人员大多无暇顾及档案。第三类,也是“死档族”中比重最大的,是部分跳槽者和异地求职人员,由于原单位设卡,或是异地调动手续繁琐,他们最终选择了放弃。

  “档”到用时方恨少 及时更新信息很重要
  现在很多人觉得档案只跟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国企的人有关,在民营企业上班,不评职称,也没机会因公出国,那是不是跟档案没关系了呢?
  3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提出到2020年,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基本得到落实。“带薪年休假,是指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就可以享受一定时间的带薪假期。而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不仅仅是指在本单位的工作时间,而是他的累积工作时间,就是工龄。这就要从档案上体现出来,而且是及时更新信息的档案。”林琅表示。
  据了解,市人才交流中心每年开具存档证明最多的是用于社保要求、学历证明、考研证明、律师执照年度审核、政审证明、存档证明、接管转党团组织关系等。“我们开的证明只能以档案为依据。如果档案中没有及时更新这方面的信息,那我们是开不了的。”林琅再次强调档案信息及时更新的重要性。
  此外,根据中国的现行体制,职称评定、报考公务员、因公出国、退休认定等都需要用到档案。尤其是1998年7月以前参加工作的这部分人,在办理退休手续的时候,必须提供人事档案。因为1998年7月之前的社保利益的多少,必须依赖档案记载的内容确定。
  据记者了解,目前办理参保事宜时并不需要查看本人档案,但是否意味着退休时也不需要档案呢?市社保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社保要连续缴够15年方可在退休年龄办理,但目前还没有从1998年7月开始缴够15年养老保险的参保人员出现,现在也没有相关细则出来,所以还是要按照现有的规章制度执行。


  毕业生的档案能自己保管吗?
  毕业生已落实就业单位的,到单位报到即可,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档案发回生源地后,毕业生需自行报到。有些学校会在毕业时将档案交给学生自己保管,这是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毕业生不要接收。
  如果发给了毕业生个人,毕业生也应将档案返回学校,由学校通过机要交通的方式寄至人社部门,人社部门不接收任何个人自带的档案。


  忘记档案在哪儿了,怎么找?
  目前档案存放的地方有:各级人才交流中心、全民所有制企业、学校、事业单位等,情况相对比较复杂,呈现出“蜘蛛网式的档案管理模式”。
  学生毕业后档案一般有两个去向:签了就业协议书的,发到企业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暂时没有就业或自谋职业的,学校免费保管两年或者发回原籍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现在一般后者居多)。


  档案信息如何更新?
  工作以后的档案信息更新,特别是入职、离职方面,劳动者自己要留个心眼儿。一份入职时候的表格、劳动合同、离职证明,必须及时放进档案里。如果缺了,找到原单位,能补上的尽量补上。更新的信息可以通过单位人事部门交给人才交流中心,特殊情况下也可以自己交。

  档案信息能在网上查询吗?
  个人人事档案内容是一个人的绝对隐私资料,在网上是无法查询或看到的。
  查阅个人人事档案除本单位人事组织部门外,必须凭有关单位的公函或介绍信。
  个人人事档案的转递,一般都是通过“机要途经”实现的。有时由本人携带转递时,必须要贴上密封条,并在密封条上加盖公章。一旦发现档案袋被拆解过或揭封过,接收部门可以拒收。

  档案如何托管?费用如何?
  档案托管包括单位委托和个人委托两种方式。
  自2013年1月1日起,我市档案托管费用全面下调:单位托管费用下调8元,现为12元/月,离开单位的个人托管费用下调5元,为10元/月,没就业过的个人托管费用下调2元,现为3元/月。

    (转自《南湖晚报》2013年5月14日第5版嘉兴新闻 N晚报记者 李舟英 标题为转载时所加)

分类列表